北京秋思 楊梅竹斜街 - 中國行腳
北風起了 大地披上金黃色的外衣
在秋意濃的京城生活,本週末選定一處既有文創又有歷史的景點來遊玩。在北京也待了幾個月,阿弘把這個偌大的城市中的景觀分成幾類:CBD國貿商辦型態、中央行政型態、歷史文化型態、生活住宅型態、學術教育型態、高科技園區、城市綠美化公園...等。今天阿弘要帶各位探訪的是屬歷史文化型態的楊梅竹斜街胡同景觀。
楊梅竹斜街長約500公尺,東邊起點是煤市街,西邊延伸到延壽街。在明朝時人們稱這裡為「斜街」,因為這條街道是東北西南走向,故而得名「斜街」。在清代乾隆年間京城全圖中,顯示為「楊媒斜街」。傳說這條斜街居住著一位善於說媒的楊姓媒婆。到了清光緒年間,將諧音文雅化為「楊梅竹斜街」。
在中華民國統治大陸時期,楊梅竹斜街有很多書局。有世界書局、中正書局、廣益書局、環球書局、大眾書局、開明書局、中華印書局共7家書局。途中的模範書局舊址位於楊梅竹斜街31號,是一座坐北朝南、二層水泥磨石子結構的巴洛克風樓房,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現今也是文創書局,來中國北京旅遊一定要來走訪一下。世界書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停業,舊址後改作民居。中正書局外形和世界書局舊址類似,共產黨統治後的文革時期被拆改得面目全非,非常婉惜。
這是胡同中的一店家發揮創意將青花瓷磚拼貼于街道邊緣
這次阿弘參加當地的文史導覽活動,導覽老師帶我們來到某處巷弄角落。是一棟兩層半的水泥磚牆樓房,這裡以前是煙花水月的青樓。青樓文革時期結束營業後,變成荒廢破舊的樓房。幾年前一位服裝設計師將它租下來,自己做室內設計與建築改造,如今保留原本外表,內部成為服裝設計工作室與展示場域。讓我們一窺屋內之樣貌。
現在它有了一個文雅的名子-彼伏
從房子裡面往出窗外有古樸感覺與優美詩意
爬上樓頂的露臺可以看到胡同的灰黑的瓦片,好似訴說著一層又一層的歷史疊代。
現在每一家胡同中的室內設計都已現代化又摩登時尚
走一走不時還會出現未改建的胡同
最後我們來看一間由胡同改建的室內設計工作室
阿弘非常喜歡這裡的工作環境,簡潔大方又有歷史感。很多來中國旅遊的夥伴大多喜歡參觀紫禁城、天安門、萬里長城...等。這都屬於皇家建築,高牆深深。但是走入這些不太出名的胡同,才會感受到北京城裡也有文化創意與年輕潮尚感。
秋思
北風起槭葉金皇
路人過昂首長望
落葉離枝思秋水
不知故里人安康
北風起槭葉金皇
路人過昂首長望
落葉離枝思秋水
不知故里人安康
乙未 立冬
北京市 楊梅竹斜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