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古道縱走-吊橋、竹林、駐在所
霞喀羅古道健行
聽古道上駐在所的歷史故事
觀霞喀羅霧林道之絕代風華
台灣古道專家-伍元和 老師
記得在旅行業出道時,熱衷於旅遊的創新。當時台灣還沒有很多登山的商業團,阿弘由中友交通公司董事長王凱弘的介紹,有幸認識研究台灣古道的老師伍元和。
台灣古道專家-伍元和 老師
阿弘和伍元和老師從2008年認識至今,只要阿弘有專業登山團,必定與伍元和老師一同上山。因為伍元和老師兩次南北古道大縱走厚實古道知識與熱愛台灣山林的舉動感動了阿弘。
太加縱走健行 - 領隊 : 伍元和 老師
記得2009年阿弘辦了一團台北科技公司員工旅遊,該公司福委會要求阿弘給出最不一樣的登山行程。阿弘與伍元和老師討論後,總共給出三條路線:太加縱走、立霧與千里眼山、松羅湖等。最後該公司選中太加縱走,結果造成我和伍元和老師永生難忘的帶團體驗。
(之後筆者會出一篇太加縱走遊記)
古道健行樂趣 - 發現古道歷史與文物
也因為太加縱走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從客人變成了朋友。從此該公司員工常常結伴登山出遊,某次請阿弘再次規劃步輕鬆寫意的過夜登山行程,霞喀羅古道因此成行。
古道健行樂區 - 發現古道歷史與文物
泰雅族人稱烏心石叫Syakaro,該山區因盛產烏心石而得名。該古道南端從五峰鄉石鹿部落進入、步行至尖石鄉養老段結束。也是古時候部落的對外交通連絡道。現今霞喀羅為林務局規劃的國家級步道,是具有戰爭史與自然美景的古道,沿線可見日治時期,政府為管制尖石、五峰一帶原住民所修築之駐在所、電線杆、紀念碑及砲台遺址。在專家的解說導覽下,就可以聽到許多理番的歷史故事。
台灣古道地理生態特色
台灣的古道大部分處於中級山範疇,海拔介於1000米-3000米之間高度上下。此段海拔也是台灣山區霧林帶,午後常常會有濃霧或雷陣雨,氣候比較潮濕,林相大多屬闊針葉混合林。
台灣古道生態筆記
阿弘建議在登山背包中可以放入速寫畫本與不同顏色的彩色鉛筆,休息時可以紀錄森林中許多特色的物種外表與特徵,並查一查這些物種名子與特性。隨著妳累積一本又一本的紀錄畫本,腦袋中的山林知識也厚實的成長起來。
台灣古道生態筆記-霞喀羅古道
如果要探訪這段霞喀羅古道,阿弘建議於秋天行走。
台灣古道生態筆記-霞喀羅古道
秋天行走除了比較沒有午後對流雨之外,在白石駐在所附近有台灣紅榨槭與楓香林,艷紅色的紅榨槭與金黃色楓香讓霞喀羅古道增添北國風情。這是台灣山區特有的高海拔落差植物相。
登山嚮導與義式主廚-楊大帆
楊大哥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就讀成功大學機械系。完成學業後則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修工業設計碩士學位,完成學位後於德國創業,他創辦的公司曾獲香奈兒香水瓶的設計案。當楊大哥於國外走完一圈後回到台灣,參加了伍元和老師辦的南北古道大縱走,而變成了伍元和的登山嚮導群。而楊大哥除了國際間豐富的山林知識,他的廚藝更是了得,曾經騎著單車環遊義大利的他,學習了許多傳統意式料理的精髓。
古道沿途有許多山鳥限定的懸鉤子
共生藻旅行社創辦人-黃啟翔
啟翔也是畢業於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但他於大學期間就開始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所以畢業後就選擇投入他的志業-旅行產業。啟翔的座右銘是:十年磨一劍。終於在2015年啟翔創辦致力生態旅遊的共生藻旅行社,並以實踐社會企業的方式來治理公司。他也是阿弘亦師亦友的好兄弟。
當挑夫與協作的艱辛體驗
阿弘與啟翔年輕時當嚮導,身負三十公斤縱橫山林的模樣。
霞喀羅古道中的溫暖營火
夜晚我們升起了營火,為團員煮一頓大餐。
霞喀羅古道中的登山主廚大餐
當天晚餐菜單 :
1.冬蟲夏草燉雞
2.刺刀滷味拼盤
3.北平烤鴨捲餅
4.炭烤海鮮拼盤
5.普洱茶
6.特色調酒
霞喀羅古道
石鹿至田村台駐在所的路段都是爬升狀況。
本次登山協作人員 :
南義北義餐廳主廚 : 楊大帆
共生藻旅行社創辦人 : 黃啟翔
兩位都是畢業於成功大學機械系的高材生
霞喀羅古道-白石駐在所合影
霞喀羅古道 - 白石吊橋
旅客法籍人士 : Peter
淡水竹圍媽媽樂電器行負責人-康晴皓
康晴皓(人稱康康)是阿弘與啟翔的導遊班同學,康康他就讀於真理大學時就是登山社的好手。當阿弘辦登山活動時,康康就是阿弘固定的登山嚮導班底。現今他接下父親的電器行業務,是一位負責任且有服務熱忱的電器行老闆。如果大台北地區要購買電器,阿弘推薦康康來為您服務。
白石吊橋-建於日治時期大正11年
霞喀羅古道-白石吊橋後的險升坡
過了白石駐在所的路段只有少數上升坡
霞喀羅古道進入養老段時則有美麗竹林
霞喀羅古道-台灣古道地質特色
台灣的山林有著多元的植物相與動物相,島上地質大多是輕度變質的沉積岩,屬易遭外力的破壞的地質相,當山區植披遭受破壞,則非常容易遭受雨水侵蝕沖刷,造成山崩而流失土壤與森林破壞,而台灣島又靠天然森林來儲蓄雨水,讓枯水期可以免遭乾旱。國人應需好好保護山林資源,以永續山林的方式來親近大自然。
霞喀羅古道-團員們互道送別
旅行接近尾聲時,是客人結束輕鬆歡笑時刻,準備面對明天高壓的工作。而此時卻是阿弘卸下心中重擔之時,面對客人時熱忱敬業的精神,行程上細膩的安排與對體驗環節的專業設計。這些都是正在放鬆休閒的旅客,很難察覺的一環。如有機會參加旅行團時,或許您一句關懷與道謝,就溫暖了這位導遊的心。有了這份關懷,他會更加熱忱服務您。
圖片來源 : 山友 威廉 與 阿弘 與 康康。
好吸引人的足跡紀錄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