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崖居遺址-唐代奚人的崖壁生活

古崖居
山崖尋夢想  峭壁鑿生存


阿弘喜愛結交中國熱愛旅行的朋友,而其中一位是北京聯合大學的教授,他叫吳泰岳。某次泰岳邀約阿弘前往探訪一處文化遺址,泰岳說是一處山崖峭壁的遺址。阿弘一聽非常有興趣,因為台灣東部海岸山脈上的長濱遺址,也有一處距今五千年以上的人類遺址。如果可以與中國北京的山崖洞穴遺址來個對比,這是很有考古價值的探訪,阿弘馬上就答應囉。



位於中國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某處的山坡上,有著至2016年中國境內發現規模最大的崖居遺址。這個古崖洞被發現於西元1984年,山洞的開鑿年代和居住人群直到今日還沒有準確定論。這個景點名叫-延慶古崖居。古崖居於2013年被中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元1984年中國延慶縣文物管理所做了延慶縣的文物調查,發現了張山營鎮上某處山坡有著神奇的洞穴,古崖居首次被考古人員發現。考古人員推斷古崖居的開鑿的時間約距今1000年至2000年之間,但具體時間至今未能確定。



因為關於古崖居的居住者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在對居住者的考古猜測中,最被考古界廣為接受的說法是唐代至五代時期的奚人。西元1990年延慶縣的古崖居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直至西元1991年8月古崖居才正式對外開放。直到西元2013年5月延慶古崖居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崖居獲得更多考古界的重視與山洞岩體保護工程。



北京市延慶縣的古崖居是中國境內至今日發現規模最大的崖居遺址。崖居遺址可分為前溝和後溝兩個部分,全部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洞穴鑿築面積3931平方米。從洞口到地面有10多米長的石梯。



石室共計117座,分為350餘間房間,大多房屋高1.8米,面積4平方米,最大一間高2米、寬3米、長5.2米。室內鑿築有石炕、石灶、煙道、窗孔、燈台等,屋頂鑿出了收集雨水的石槽。


阿弘結束這次的北京遺址探訪後,發現古崖居是約1000年前古代人為了某些原因而開發的洞穴遺址,洞穴已經有著非常完整的人類基本生活的功能。開鑿洞穴的工程技術非常先進。而台灣海岸山脈上的長濱遺址是據今五千年前以上的史前文化海蝕洞,當時舊石器時代的智人為了躲避野獸而選居山洞的史前遺址。兩者有著歷史上相互呼應的人類生活足跡,非常有意思。


站在山壁的洞穴中,想想幾千年前單純的人類生活。
或許國界的大小與國力的強盛,已不在是人類文明的里程碑。
而這代表國家文明重要的里程碑的標準,
應該是這個國家公民是否擁有包容萬物天地的厚天載德之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