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武漢並非只有病毒 - 而是濃濃的友情味 (下集)

 

武漢市區中文創商店-茶米店

中國政府於鄧小平時期經濟政策就朝改革開放的方向前進,造就了現今的中國式經濟奇蹟。因為經濟開放,外商投資,造就無數的工作機會。並將中國融入世界金融體制之中。中國現今的富強是奠定在自由的經濟市場之上。如果沒有了自由的經濟市場,中國將會回到計畫經濟時代。政府強制干預市場與經濟政策,則會造成大量外商撤資。西方民主世界開始與極權中國政府切割,而中國經濟則會限縮於國內市場。而中國經濟發展則會停滯,許多技術(基礎建設或高科技)就無法向外輸出來賺取外匯。沒有厚實的經濟底子,各種產業發展則會開始停滯,產業創新也會漸漸停步。對於一位心繫中國發展的人來說,現今是最艱難的時刻。



大埔里文創協會前理事長-唐茹蘋 拜訪 武漢二空空間設計創辦人李娟 討論兩岸的文創發展與趨勢。李娟也向台灣的夥伴說明在武漢當地創業所遇到難題。中國當時正處於網路高速發展的階段,各式各樣的傳統產業都思考著如何借助網路創新。就連住宅空間也發展出物聯網應用。



拜訪結束高蓓與高媽媽帶著我們一行人逛街



隔天我們於高蓓的家中辦了一場沙龍,出席了武漢長江航運集團信息部喻爭鳴主任、武漢廣播電台主人郭文君、武漢老年大學時光書屋創辦人馮柳)。台灣方由大埔里文創協會唐茹蘋理事長先向大家報告大埔里報的創辦經驗和大埔里文創協會於南投正在做的事情。 



武漢廣播電台主人郭文君也向大夥們報告武漢電台經營現況,於傳統電台轉型網路電台的經營模式。傳統電台朝網路化發展之後連節目也朝著年輕化改變。



武漢長江航運集團信息部喻爭鳴主任是在場年紀最大的夥伴,但是他也是中國第一波學習資訊化的人才。他分享了中國的信息化發展是跳躍模式,市場直接進入移動端互聯網的世代。所以他所在航運集團也朝著物聯網技術去突破。



經過六天拜訪與開會,阿弘準備要回北京囉。



佇立於武漢高鐵站的月台上,阿弘思考著台灣如何站在巨大的中國市場上,提升國際化的商業經驗。這是一位企業家可以送給中華民國的重要經驗。出生在台灣的阿弘責無旁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