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山健行筆記 - 環山看首都 觀光談未來

 南港山

登上南港山三聖宮後,遙望遠方的高樓大廈,想想台灣的經濟奇蹟。是大時代造就了大企業,在2022年的夏天,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是國際觀光產業已經哀鴻遍野。台灣觀光產業必須走出這片病毒的陰霾。但是如何走出這片迷霧,阿弘一邊登山一邊思考著方向。



以前來到了南港都是為了來展覽館看展,或是來參展推廣觀光。從來沒有想過這裡也有登山步道。就在展覽館的旁邊就有一條簡單展望又開闊的登山秘境可以親山。這條路徑屬散步等級的家庭路線,老少咸宜。



這條山徑是因為當時人民預興建山頂上的終南洞三聖宮,而開設的山徑。其故事如下所述 : 相傳民國二十四年間,呂洞賓降鸞指示想建廟於南港山上,由信徒劉江勤先生發起籌建廟務,於該年三月二十六日向台北州廳申請建廟,該廳於十二月十四日核准興建並破土動工,至民國二十五年十月三日該廟落成。



至民國七十一年本廟兩側牆壁已倒塌,經由眾信大德捐款即修建完成。到了民國七十四年改建本廟唯一登山道路,將原鋪設石階道路截彎取直,改鋪寬六台尺及三台尺混泥土階梯式道路。當時的人民沒有美學與永續環境的思考方式,將原本更符合現代永續環境的石階道路給破壞了!



山頂上的終南洞三聖宮如果可以改造一下,把鐵皮拿掉換成木構造的琉璃瓦雨棚。沿途山徑使用石階梯,並裝上石燈籠。這樣搭配自然植物,就會很有古樸風格。歷史文化需要美感來襯托出精緻生活美學,這樣才可以導入觀光行為。台灣的多元文化是觀光旅行的一大賣點,但是需要有美感與文化素養的提升。



在三聖宮的廣場上可以遠眺南港展覽館與環東快速道路



遠眺南港展覽館一館、二館 和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三聖宮再往上走200米



就是南港山的二等三角點



這個二等三角點是日治時代留下的古蹟
(有興趣下次阿弘開一集來講三角點的故事)



很多熱愛攝影的玩家都會來這裡拍照朝聖



台北市信義區天際線 (遠景)



台北市信義區天際線 (中景)



台北市信義區天際線 (近景)



台北市南港區天際線 (中信金融園區)



台北市南港區 (綠野山坡社區)



遠眺南港四獸山與信義區



家庭登山後一同快樂下山的情景



阿弘的攝影眼看到了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構圖



三聖宮屋脊上的火珠不見了,但是阿弘發現了一個角度。可以用新光大樓來當火把 ! 



沿途都可以看到許多蕨類植物



從山上看街道有一種特殊的聚焦感 (點擊圖片放大看)



地球上有許多的苔癬植物,研究苔癬植物可以了解地球生命發展史。從藻類至苔蘚,再演化成蕨類,最後變成裸子和被子植物。幾十億年的演化史,就從這裡展開。自然生態是一種上天給予的瑰寶,台灣好好善用這多元的自然生態亮點,絕對可以讓國際觀光客有所驚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