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社會住宅 VS 新北市合宜住宅
台北市南港區 - 東明社會住宅
身為一個南投縣縣民,當我實地到訪台北市與新北市的社會住宅來參訪時,心中感觸良多。城鄉差距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南投縣政府對縣民的居住正義著實令人.....>_<。隨然南投縣政府統籌分配款並沒有很高。但是我認為社會住宅這件事情南投縣政府不應該沒有作為。因為社會住宅是政府彌平實行資本主義的社會差距很重要的工具之一。所以我想寫一篇參觀社會住宅的文章,分享與南投縣縣民參考,看完後希望南投縣縣民應該有所行動。
東明社宅結合東明公園,增加社區綠地面積。
社會住宅是由地方政府興建並以提供社會中低階層公民一種多元化、低負擔的居住選擇。主要針對低收入戶、青年、以及弱勢族群,緩解城市高房價壓力。這些住宅具備現代化設計,設計理念包含 : 永續發展、綠建築等概念,如節能設施、雨水回收系統等。社會住宅的住戶可以享有完善的公共設施,包括社區活動中心、綠地、公園和托兒所,空建設計以鼓勵居民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台北市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也強調社會包容,通過混合住戶結構,來促進不同社群間的和諧共存,形成友善的社區環境。
東明社宅一樓有大量的公設面積,建築採用視覺穿透性設計。
而且東明社宅鄰近南港車站交通樞紐,非常便民。
進入大樓的管理室採用許多智能管理系統
社宅一樓結合長照機構
一樓公設空間設計許多綠地,供民眾踏青。
台北市內湖區 - 瑞光社會住宅
台北市內湖區的瑞光社會住宅結合智能化與綠建築理念。這座住宅位於內湖科技園區之中,方便居民上班族通勤。社會住宅也提供民眾平衡生活與工作需求的友善居住模式。
瑞光社會住宅旁也結合廣大的綠地
瑞光社宅入口處設計了兒童溜滑梯供居民遛小孩使用
瑞光社宅一樓結合自動洗衣間與咖啡廳
自動洗衣間採智能管理模式運營
社宅的一樓也設有全聯超市
而且全聯超市有提供無人結帳系統
新北市板橋區 - 浮洲合宜住宅
這次我們還跑來參觀新北市板橋區的社會住宅 - 浮洲合宜住宅位於新北市板橋區,以生態社區的設計為特色。該社區擁有近3000棵樹、三個景觀生態池和一個大型滯洪池,並鄰近一座超過2公頃的公園。這些自然元素使得社區氣溫比周邊新開發地區低約2度,提升居民舒適度,且可減少空調使用的能源消耗。浮洲合宜住宅的建築錯落排列,設有風廊,有效散熱。這一設計由建築師徐佳鴻主導,並得到政府支持,旨在創建一個與自然共生的生態社區。徐佳鴻參考瑞典哈馬濱城的經驗,主張透過合理的規劃,保護原有生態系統,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並在浮洲合宜宅實踐這一理念,讓這片原屬榮工處的土地發揮其生態價值。
該基地保留原本老建築成為公共休憩空間
連貫性的生態池與綠帶
「浮洲合宜住宅」鑽石級綠建築社區,為落實生態社區之想法,將在地就業、就學、就養之理念合一,藉由綠建築技術降低熱島效應、增加社區綠化面積、節省人力成本設計而生。
新北市板橋區 - 浮洲合宜住宅-生態池
該基地內的公八公園打造景觀生態湖,有計畫的種植水草、引入活水,吸引花鳥蟲蝶繁衍,擁有多樣化的生物與驚人的綠化量與保水滯洪量。公園內更利用草坡打造觀眾坐席,是未來欣賞戶外表演的好空間。讓住戶更樂於在戶外活動,節能減碳的健康概念。
有鑒於地球環境的極速變遷,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1999年,訂定台灣EEWH綠建築認證系統,針對「基地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汙水垃圾改善」七項指標,作為本土化的綠建築評估標準,並於2002年增訂「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兩項指標,以消耗最少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維護自然生態,保障居住健康,建立永續發展的友善環境,達成六大目的:
1.促進建築與環境共生共利,永續經營居住環境。
2.落實建築節約能源,持續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二氧化碳之排放。
3.發展室內環境品質技術,創造舒適健康室內居住環境。
4.促進建築廢棄物減量,減少環境污染與衝擊。
5.提昇資源有效利用技術,維護生態環境之平衡。
6.獎勵並建立綠建築市場機制,發展台灣本土亞熱帶建築新風貌。
綠意盎然的生態池
大學市集進駐 - 提供社區好物販賣
裡面有許多台灣好物
可以當伴手禮喔
住宅大樓中的蓄洪河道
該案由日勝生集團打造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