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越嶺古道西段 與 奇萊南華健行 - 地方政治研究所畢業文
入冬了,在這南投縣的政治圈服務也滿兩年。選舉後也將要從這個圈子畢業,回歸旅行業之途。阿弘來說一段這兩年就讀政治研究所的美好回憶 :
對於熱愛環境的陳宜君議員來說,親近大自然是她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她的兩個女兒都是爬山的好手。但是兩年前的陳宜君議員忙於服務選民,卻沒有機會登過台灣百岳。那就安排一場適合陳議員考察百岳的山林教育,而能高越嶺古道西段與奇萊南峰和南華山應屬最佳選擇。既有百岳之美,又有古道歷史文化,難度也不是太高,是一條讓她探索台灣百岳之美的好去處。但是要一位從來都沒有爬過百岳的縣議員而日行13公里以上,海拔爬升平均接近1000公尺。一系列的前期訓練是不可少的。
陳宜君議員從出發前一個月,每兩天就開始接受阿弘的密集訓練。我們每天光處理陳情案就忙到不可開交,但是她還是堅持抽出時間來做心肺運動。一個月內從埔里盆地的郊山,到中級山系的關刀山主峰,她都沒有放棄訓練。從這裡可以看見她的內心有著堅毅的恆心與毅力。她人生第一套的登山裝備,我們一起去台中的鄉野情挑選。她也是虛心聽著專業人士的教導並學習使用登山裝備,這樣尊重專業的態度在縣議員中很少見。
為了這一次的古道和百岳考察,如何體現出台灣古道文化價值?還有台灣百岳生態多樣性? 領隊是關鍵的因素。台灣古道研究者-伍元和 老師 順理成章的成為該團的總領隊。宜君姐也邀請她的小女兒芳芳來學習山林教育。我也邀請了各路好手一起來陪縣議員親山一下。經過了密集的一個月的特訓,我們終於在這2021-03-08 開啟了她人生第一個台灣百岳的山林教育。這段路雖然在眾多百岳中不算難走,但是對於一位從來沒有走過台灣百岳的縣議員也是未知的挑戰。第一天從屯原登山口開始,就要來一段崩壁陡上的路段。我們在停車場分發個人裝備,其實以縣議員這個位子,大可以請助理幫忙背裝備,親力親為的陳議員將三天份的個人裝備與食物一口氣上身,都沒有請別人幫忙背負。走在第一段的陡峭崩壁上大夥們氣喘迂迂的調節呼吸,但是中央山脈風光明媚,也撫慰了這一身的疲憊。
走在這段中高海拔的古道上,伍元和老師自然是輕鬆愉悅。他不時解說台灣古道的發展歷史,有時也窺望山徑兩旁的地形,好似再找什麼東西一樣。有時會鑽進森林中確認些事情,又回到山徑之中。經過雲海保線所之後的路段,他集合所有隊員,帶著大家鑽入森林之中。森林之中是一處平坦的緩坡,走入二十公尺後,出現了一道駁坎,駁坎之上是平坦的台地。伍老師向大夥解說 : 這是以前日治時期日本人留下的警備駐在所,日本政府為了有效管理山林資源與人民,開闢了台灣山區警備道路,而每一條警備道路大約每三至五公里就會建設一處警備駐在所,這一個地點就是廢棄的駐在所。
而伍元和老師鑽入茂密的深處森林之中,取出了許多神奇的物品,有日治時期的醬油玻璃瓶子、將近百年的資深堂化妝瓶、還有許多陶碗的碎片。因為住在這駐在所的日本警察,有時會帶家眷一同前往駐在所生活,所以駐在所後院常常儲放這些日用品。
伍元和老師再導覽之時,宜君姐非常專注聽講,他是一位非常好學又謙虛的縣議員。徒步了將近十三公里並爬升將近1000公尺的海拔,我們一行人終於抵達天池山莊。在這一段長達7個小時的徒步健行中,陳議員和她女兒都獨自完成,而且沒有任何抱怨,卻是喜悅學習大自然給予的山林教育 與 探索古道中帶給旅人的文化資產。我們也在星空滿斗的夜晚中漸漸深睡。
次日 宜君姐姐將要首度面臨海拔超過三千公尺的攀登,三千米以上的海拔空氣較稀薄,有些人的血氧濃度如果太低,很容易造成高山症。這也是我所擔心的狀況。雖然如果發生輕微高山症,下降高度即可。但是這對一位有心想要考察台灣百岳的縣議員無疑內心會是很大的打擊。
所以領隊採取腳步放慢的方式,慢慢上升高度,當我們離開森林抵達天池坳部時,晴空萬里的湛藍天空倒映在天池湖水,湖天一色。宜君姐姐狀況非常良好,她認真聽領隊與專業人士的解說,看見台灣百岳中的高山湖泊,了解了中央山脈森林對國家的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離開了天池先走上南華山(能高北峰),登頂後我們遠眺了能高安東軍的卡賀爾山、能高主峰..等中央山脈的脊樑。宜君姐了解到日本政府為什麼統治台灣時,設立太魯閣國立公園 與 新高山國立公園,所劃定的面積和範圍比現在還要大許多,因為台灣五大山脈有著不同地形氣候帶 與 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在發展國際觀光中這樣的資源是非常有吸引力。
伍元和老師 帶著我們走向能高北峰東面的草坡去尋寶,我們在那片大草原的高山水池旁找了台灣水鹿的鹿角。了解了台灣水鹿的生活習性,因為人類保護了這片大地,自然也留給人類最美麗的風景。
山上就是變化無常,下午我們一行人在往奇萊南峰的路上,天氣開始下起綿綿細雨,氣溫驟降。我們在陡上的箭竹草坡上頂著寒風行走,大家氣喘迂迂,陳宜君議員還是不畏風雨的登上人生第二座百岳。
歸途日 我們的重點是前往光披八表碑,這裡是能高越嶺古道西段 和 東段的分水嶺,也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
我們凌晨三點半起床,四點開始夜行徒步前往光披八表碑,晚上走在森林中從樹影之間閃爍點點星空,遠眺西方還可以看見埔里盆地的燈光。空氣瀰漫著樹精靈散發出的芬多精。宜君姐姐走在這條路上時,可以感受到她內心對大自然的雀躍。此時的她與天地之間好似生命共同體,而相知相惜。當我們抵達光披八表碑時,天空早已轉成魚肚白的顏色,越來越亮。
光披八表碑位於能高北峰與卡賀爾山中間的鞍部稜線上,兩側沒有更高的山系阻擋視野。遠處一到金光慢慢從東邊山的盡頭緩緩上升,遠方山巒金光萬丈,大地被照成金黃色。宜君姐姐站在光披八表碑前一邊看日出,也專注聽著伍元和老師講古道歷史。我心中想如果每一位政治人物都有這樣好學的習慣,那台灣的政治生態一定有新氣象。
我們回到天池山莊吃早餐後,整裝開始走入下山的路,經過高聳的三疊瀑布,森林中的涓涓之水匯聚瀑布,從山澗高處落下。往茂密的森林流去,灌溉這片養育我們的大地。其實政治人物如果發善心,一心幫民眾解憂去煩。而不是中飽私囊來圖利自己,其實人民的納稅意願一定更高,社會資源就可以進入正向的循環。自由民主的社會價值,就是讓人民有選擇權,選舉權你我都有一票,但是如何匯聚善良的每一票,聚集成灌溉社會的清流,則是需要選舉人的智慧。再過兩天就是選舉日,讓我們來匯聚這股清流,將有理念的人送入政治圈中來為南投縣民創造正義公平的制度 !
領隊 : 伍元和 - 台灣古道達人
救護員 : 力順志 - 消防局山難搜救員
陪走團員 : 李瑞源 - 暨南大學原專班教授
陪走團員 : 程婉妤 - 植物達人榨菜婆婆
考察員 : 黃于芳 (水與松莊園地下總經理) 與 陳宜君議員
陪走團員 : 翁子堯 (南投登山嚮導)
陪走團員 : 黃尚傑 (順騎自然店長)
陪走團員 : 陳宜文 (數位游牧的力行者)
陪走團員 : 王梓頎 (籃城書房店長)
陪走團員 : 尤瑋聖 (家扶中心社工)
陪走團員 : 李潔 (前大灶美術館長)
感謝領隊與陪走團員的一路陪伴與照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