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四百年-台灣的時光隧道-台灣遊玩塾
府城四百年-台灣的時光隧道
吳園公會堂裡的時光,
像一首古老的曲子,
水池聲訴說著日本人過往的聚會與別離,
時光流轉,仍能聽見民族融合的笑語。
北極殿的屋頂,在陽光下閃耀,
玄天大帝微微笑著,守護著街道上匆忙的路人。
香煙繚繞,祈願的聲音被風帶走,
停在誰的心間,化作平靜的思緒。
天壇的一字匾,神話中的勸世語錄,
告訴信眾做人做事的道理,
古廟裡的懺悔與祈求,牽動著命運的蝴蝶效應,
每一步都是敬畏,向蒼天述說著人世的期盼。
台南測候所,古老的風向儀旋轉著,
捕捉著百年來的風雲。
每一絲空氣都載著歷史的記憶,
天空變幻,卻永不忘記。
國立文學博物館,文字在此停駐,
書頁翻開時,似乎可以聽見台灣作家們的心跳。
每一篇文字,都是城市靈魂的回響,
在這裡,文字與歲月並存。
孔廟裡的儒雅氣息,
明倫堂中好似傳來輕輕的讀書聲,
中華文化在這裡生根,
傳播著土地與人民的文化情感。
走在台南的街巷,
歷史的記憶如過眼雲煙。
但是我們行走的每一處景點,
是古蹟也是文化瑰寶。
府城裡,時光不曾遠去,
它在每一片青斗石板上靜靜地佇立。
(以上是風土行腳團聽導覽後心得)
番薯崎
台南人稱「蕃薯」或是「蕃薯街」,崎這個字意上「斜坡」。稱作蕃薯崎有兩個原故,一是古早時這個街區有很多地瓜攤販,因販賣特定商品而成為地名。二是整個地勢隆起如地瓜形狀。(台南市民族路二段)於地圖上看起來地瓜尾巴,而台南市忠義路轉進老街的路口則像地瓜頭,中段區域地勢隆起像地瓜的形狀,所以稱番薯崎。
府城四百年-台灣的時光隧道就從這裡走起 !
小南天土地公
小南天由來 : 來到蕃薯崎,就一定要造訪小南天福德祠,這是全臺灣最早的土地公廟。「小南天」一名源自明鄭時期寧靖王覽勝於此,見景緻流「水潺潺,溪山峰緩拔」,清爽秀麗,幽靜雅緻,實南天勝地」因而題匾「小南天」。現如今,當時的匾額已遺失,目前掛著的是清朝的林朝英所寫。
加官晉爵的土地公
小南天廟公解說 : 土地公是地方掌管土地的神,所以冠上地名。而且一般土地公都是戴員外帽,清朝時代,因祂庇佑蕃薯崎有出過武狀元 : 曾元福,人稱曾總兵。所以加官晉爵,得官賜廟名「小南天」(一般土地公廟無廟名),廟中的鎮殿土地公則可戴宰相帽。
吳園公會堂
跟著導覽老師走讀到第二站,這裡是台南少數有清代園林結合日治時期巴洛克風格的歷史建築。建築立面設有精緻的拱門與柱飾,展現當時公會堂讓公民倡議的莊嚴肅穆之精神。公會堂內部裝飾簡潔大方,並保留了部分傳統中式元素,如木雕與屏風。日治時期就成立這樣公民與政府溝通的場域,可見當時政府理性與開明的作風,見證了台南百年來社會與政經的發展,是城市中一座獨具特色的歷史古蹟。
二級古蹟-北極殿
台南市北極殿位於市中心,是閩南傳統建築,創建於明鄭時期,歷史悠久。其主要建築特色為重簷歇山頂、屋脊中央有七層寶塔,象徵廟宇地位吉祥。大殿雕刻精緻,木作與石雕展現了明清工藝風格。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柱子上的斗拱結構,拉開了閩南建築柱子和柱子間的跨距,讓廟宇正殿的空間有了宏偉之勢。殿前有青斗石的抱鼓石守護,透過老師解說後才清楚,台灣許多古蹟廟宇的建材,與清代商船壓艙石的關係。
抱鼓石旁虎邊牆上石雕
抱鼓石典故 : 門前抱鼓,相傳古代打仗勝利歸來的將軍,為顯耀其赫赫戰功,便把戰鼓置於門前,後來逐漸衍變以抱鼓石代替。 抱鼓石有擊鼓、升堂、聽政之意,一般只有衙門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其次是有一定地位的寺廟才可立石於門前。在民間信仰中抱鼓石有驅邪避災的法力,所以立於官府寺廟前來鎮風擋煞。
潘麗水老師畫作-漢初三傑
漢初三傑指的是輔佐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的三位傑出功臣:張良、蕭何、韓信。劉邦曾在慶功宴上稱讚他們,認為張良擅長謀略、蕭何精於內政、韓信戰無不勝,三者都是傑才,自己因善用他們而得天下。張良功成身退,蕭何委曲求全,韓信則因被告謀反,被呂后騙入長樂宮,最終被斬於鐘室,三傑的結局各不相同。
天壇一字匾
天壇是十七世紀明鄭時期祭天的地點,因此習稱「天公埕」。清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府城官民合建天壇,翌年竣工,定名為「天公壇」。日本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眾人募資重修,改稱「天壇」。 鎮殿之寶「一」字匾到底有何涵意呢?有人認為「唯天唯大,一以貫之」;也有人以《道德經》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詮釋;最普遍的說法是俗語:「千算萬算,不如天一劃。」提醒人們在老天面前,應該更加謙虛。匾額四周環繞七言詩回文:「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任爾通盤都打算,有餘殃慶總難移」等八十四字,警醒世人,天理昭彰,「報應分毫終不爽,只爭來早與來遲」。
旅人的時空驚奇感
走在台南老街之中,常常會有時空錯亂之感。有時可以看到明清時期的古廟,有時見到日治時代的宏偉壯麗的西方古典官廳舍、有時又回到民國時期的街屋場景。在這樣交錯的建築風格之中,彷彿走進時光隧道,令時空感錯亂而驚奇。
台南測候所
台南測候所建於日治時期,當時民智未開的時代,一般民眾對氣象學根本沒有聽過。而日本人在台灣落實科學教育,並建設相關氣象觀測設施。其中台南測候所是現存台灣最古老的氣象觀測站之一。其建築結合西洋巴洛克風格與當時的實用設計,外觀以磚牆砌成,呈現圓頂塔樓與氣象塔的造型典雅,具時代之科學義意。見證了台灣氣象發展的歷史。如今,這座古蹟不僅保存良好,還作為教育與文化展示的場所,展現出歷史與科技交融的獨特魅力。
台南消防史料館
湯德章紀念公園旁的白色建築為日治時期的合同廳舍(現今消防史料館),其高塔「火見樓」於1930年落成,當時是台南最高建築,負責監控市區的火災情況。廳舍內有全台最古老的消防滑竿,消防員從三樓滑到一樓僅需三秒。消防局整修後成為消防史料館,展示消防隊歷史、文物及救護勤務,並提供VR地震搜救任務體驗。每到聖誕節,消防隊外也會裝飾燈飾慶祝。
國立文學博物館
國立台灣文學館建築為日治時期的巴洛克風格,原為台南州廳。建築外觀以紅磚與白色石材相結合,並擁有對稱的立面設計與拱形窗戶,莊重典雅的風格,具歷史與藝術價值。館內保存台灣所有文學家的作品。我的國小美術老師 王萬富(王灝) 的文學作品也被收錄於這座博物館中,它既是台灣文學的展示空間,也是一座融合歷史與文化的建築藝術珍品。
台南武德殿
台南武德殿建於1936年,是台灣現存最大的武德殿,設計與施工品質高檔,遵循日本傳統社殿風格。一樓為附屬服務空間,二樓則分為武道場與劍道場,北側設有祭壇。目前作為忠義國小的禮堂,並偶爾進行劍道課程,持續推廣崇尚武德的健身精神,成為歷史與現代教育的結合。
林百貨
台南林百貨建於1932年,當時的台灣大都是是農業時代的紅磚平房,而林百貨的落成,讓台灣有了現代化百貨公司的雛型,融合了和洋折衷的建築風格,在林百貨的頂樓設計了台灣首座屋頂上的神社。當時年代設有電梯、空調等先進設施,為民眾提供時尚與生活用品。林百貨如今作為歷史建築,經徐裕健建築師修復後成為觀光景點,展現台灣日治時期的都市風貌與商業文化,同時結合現代創意,讓我們的旅程融合了過去與現在的視覺衝擊。
鳳盒子點心坊FUNBOX
鳳盒子 (Funbox) 是台南市中西區的一家知名伴手禮店,專門生產使用關廟3號土鳳梨製作的鳳凰酥。這款鳳凰酥以其酸甜適中的口感和可嚐到完整纖維的特色擄獲遊客的心。另外鳳盒子提供台南古蹟設計客製化包裝禮盒,非常適合作為代表台南送禮的在地心意。
傳統市場美食中的鼠麴草粿
鼠麴草粿是一種傳統台灣祭祖糕點,以前使用農田田埂間的野生的鼠麴草葉製作,現代因農民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的關係,採鼠麴草已經要到郊外的森林中才可以用它來做糕點。它帶有獨特的草香味。其外觀呈現淡綠色,口感軟糯,常與紅豆餡、花生餡或蘿蔔絲來包成餡料。本草綱目紀載 : 鼠麴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因此這款粿品不僅美味,還有健康價值。它通常在清明節或重要祭典時製作,象徵季節轉換和祈福。
清朝同治年間創立-再發號肉粽
台南再發號肉粽創立於西元1872年,是一家擁有150年歷史的老店,有別於南部粽用月桃葉包粽子為特色,粽子改用竹葉包覆後,以水煮方式製作。糯米口感軟糯綿密。其招牌「特製八寶肉粽」以豪華餡料如鮑魚、干貝等聞名,每一顆粽子餡料豐富,味道鮮美。再發號的肉粽以手工古法製作,並使用自製的特調滷汁增添風味,使粽子即使不沾醬也非常美味。這家店每逢端午節,經常供不應求,成為台南著名的米其林推薦美食之一。
府城木雕工藝師-劉進文老師 作品
台南的木雕工藝名師中,最著名的包括「人間國寶」陳啟村,他專精於傳統佛像雕刻,並將古老技術與現代創作結合,獲得國家工藝成就獎。另一位名師劉進文則擅長「茄苳入石柳」技法,這是一種異木鑲嵌工藝,廣泛應用於廟宇建築和神桌製作。此外,台南還有許多其他工藝師,如魏俊邦等,持續推動傳統木雕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留言
張貼留言